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聚焦
投稿

759盏灯,他每一盏灯都熟悉[潇湘晨报]

2020-08-30 04:21:42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8月29日上午,东湖社区居民陈树冬在社区3片12栋4单元的楼道内整修开关。图/记者满延坤

    本报记者满延坤 通讯员章迎春 未晓芳长沙报道

 

    对于晚归的人来说,小区里的灯坏了可是件麻烦事,但这样的事情在长沙岳麓区望月湖街道湖东社区基本不会发生。

 

    这位“热心肠”名叫陈树冬,今年快63岁了,是湖东社区的一名下岗职工。平时只要他休假在家,小区里哪里灯不亮,他就去哪修,11年来,一直义务负责社区759盏灯的维修工作,而他也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点灯人”。

 

    11年免费为居民维修楼道里的灯

 

    8月29日,记者来到湖东社区时,陈树冬正准备走出社区大厅,前往社区3片12栋4单元的楼道。“听说这个楼道里的灯一直亮着,我去看看是不是声控开关出了问题。”

 

    说罢,他左手拿起一个袋子,右手搬着梯子朝楼道走去。这个袋子里装着头灯、手套、老花镜、尖嘴钳、平口钳、剥线钳、试电笔、十字起、一字起、灯泡、声控开关、触摸开关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与器材。陈树冬说,这是自己的“秘密武器”,“有了它们,90%的故障灯都能修好”。

    到了现场,陈树冬戴上头灯,打开开关,戴起老花镜,拿出一字起,对声控开关进行检修。过了一会儿,检查出是声控开关不起作用了。放下一字起后,他转身从包里拿出一个触摸开关,将其安装好后,用手一摸开关,灯立马亮了。“又成功维修了一个。”他说。

 

    下岗后陈树冬在家闲着没事干,就和邻居梁兆明在小区当起了义工。一开始,陈树冬与邻居只是做着简单的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小区里有些楼道里的灯常出问题。“想着可以把我之前在厂里学的技术拿来维修灯泡。”于是,陈树冬渐渐开始为社区居民义务维修楼道里的灯。这一干,就是11年。

 

    报修记录上维修人写着他的名字

 

    初期,陈树冬怕被误会是因为钱才维修的,常常维修灯泡时,要与梁兆明一起。“做了两三年后,整个小区的居民都认识我了。”陈树栋基本将社区跑了个遍,修好了有问题的灯泡。

 

    东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有一份业主报修记录表,里面记录着从2015年以来每月的业主报修记录。报修内容这一栏,绝大多数问题都是“灯不亮”“换开关”,而维修人这一栏,也往往写着陈树冬的名字。

 

    退休后的陈树冬,在交警队找了份保安的工作,一周里只有周六这天能休息,但这并不影响他“点灯人”的工作。“我会趁中午休息的时间来到社区,发现有问题的灯泡时,就过去维修。”除此之外,陈树冬还表示,“周日下午4点下班后,我就来到社区,一直待到5点半。期间如果有报修的需求,我也会去修。”

 

    居民灯泡有问题都可以给他打电话

 

    “我们这个社区,是老旧的开放式小区,缺乏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容易出故障。”东湖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方敏告诉记者,社区一共有50栋居民楼,分为两片共132个单元,有759盏楼道灯。“可以说,这759盏灯,陈师傅每一盏灯都很熟悉。”

 

    “陈师傅人很好,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帮我们社区维修灯泡。我们社区有许多老人和小孩,还有癌症病人,上下楼不是太方便,如果楼道间的灯泡坏了,对于他们来说很不方便。”说起陈树冬,社区居民廖爹爹连连称赞,他表示,幸好有陈师傅这位点灯人,“让我们居民的心都是暖的。”

 

    记者了解到,陈树冬的电话在东湖社区是公开的,居民灯泡要是有问题,都可以打他的电话。8月29日上午11时,陈树冬又接到社区居民来电,对方称自己所住楼道里的灯泡坏了。于是,陈树冬又搬着梯子和自己的“秘密武器”,来到目的地,不一会儿就将新灯泡给装了上去。

    

    本报记者满延坤 通讯员章迎春 未晓芳长沙报道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