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怎么挽留,母亲还是走了,心中情感的圣殿瞬间坍塌。
今天是母亲辞世的“头七”,身心依旧被悲痛笼罩,母亲音犹在耳,貌刻于心,一帧帧画面,一件件往事翻来覆去在脑海里打转。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祭奠,含泪捉笔,记录几件刻在我心底的事,寄托儿女们的哀思。
开明 使我成为公社第一个女大学生
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适龄儿童上学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送女孩上学更是屈指可数。很多家长认为女儿长大后迟早要嫁人,培养女儿读书是赔本的事,所以大多数与我同龄的女孩长到该上学的年龄时,要么在家帮父母带弟妹,要么帮家里看鸭鹅、做家务。我是家中的长女,大弟比我小三岁,奶奶常年病痛缠身,母亲既要挣工分养家又要独揽家里的种地、养猪等所有家务,她有充足的理由让我像同龄女孩一样弃学。但我的母亲没有丝毫的犹豫,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给我穿上新衣,在我衣服的口袋里放了一面镜子,让奶奶提着点亮了的煤油灯(希望我读书心明如镜,前途光明),郑重其事地送我去上学,从此我成了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女学生。
高中毕业时,“文革”尚未结束,我没有机会再考大学,而是回乡当上了村小的民办老师,一干就是5年。5年中我在县里培训过,到黔阳师专进修过,由村小老师升为村办初中的老师,由18岁的大姑娘变成20多岁的老姑娘。这期间与我同龄的伙伴有些已经出嫁,其他的都已找好了婆家。母亲并非木讷,她也在着急女儿何时能够成家,但她更清楚女儿辛辛苦苦读这么多年书,是在等待机会跳出农门,因而从不与我提找对象的事,而是陪我一起耐心地等待机会的来临。终于,在漫长的5年过去后,终于等来了恢复高考的喜讯,我顺利地考上了怀化师专,成为全公社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大学生,之后又顺理成章地在城市里工作、成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从内心感激我的母亲。是母亲用异常的艰辛换取了我读书识字的机会,是母亲的开明彻底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让我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母亲在学习方面不仅对我的要求是这样,对其他子女也是这样。儿时虽家中贫寒,但母亲挨饿我们有吃,母亲受冻我们有穿。父亲早逝,母亲始终不离不弃,以她日渐瘦弱的身躯挑起父亲母亲的双重担子,硬生生地支撑着我们子女6人都读中学、上大学,直至成家立业。
孝顺 口对口帮病重的奶奶吸痰
母亲不平凡的一生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记忆。在长辈面前,她是孝顺的女儿、儿媳;在丈夫面前,她是体贴的伴侣;对儿女,她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对恩人,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困难时,她不图别人帮扶,千斤重担一肩挑;日子过好了,她乐善好施,千方百计帮亲人、邻里。
外婆生了10多个小孩,最终只成活了母亲和舅舅两人。在娘家,她是家人的宝贝,出嫁后,她对外婆的孝敬,对舅舅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从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比如夏天放田有鱼,春节杀年猪等,母亲都会让我们送一些到外婆家去。逢年过节,自己没空去看望外婆,就要我们姐弟带上礼物去。外婆去世前病重卧床多年,母亲在自己家忙里忙外、累死累活的情况下,还时不时跑回娘家看看外婆,给她换洗衣服、被褥,擦洗身子。
对自己母亲如此,对我奶奶更是尽孝到极致。爷爷早早去世,奶奶独自拉扯大爸爸、姑姑两人,常年缺衣少食,身体自然很差。母亲嫁过来后,与奶奶相依为命,视奶奶为生母。她自己在外劳累一整天,回到家立马接过奶奶手中的家务。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母亲总是起早贪黑,把该洗的衣服洗了,该砍的猪菜砍了……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奶奶患的是肺结核病,常年咳嗽,浓痰很多,病重时无力把痰咳出来,母亲不怕痰脏,不怕病菌传染,时常口对口把奶奶的痰吸出。
重情义 获得别人的帮助一定加倍回报
母亲的重情重义我从小就耳闻目睹,但凡得到别人的一点帮助,她必定铭记在心,并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加倍回报。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给弟妹挣学费到靖州一中食堂做饭,家里的田无人耕种,大姑爷不顾路远主动为母亲揽下种田的活,让母亲感激不已,多少年过去了,一提起这件事,母亲总是感激万分。姑姑到怀化看女儿,母亲将她请到家中,陪她聊天陪她玩;姑姑生病住院,她特意从怀化赶到靖州看望;姑姑、姑爷去世,她悲痛好多天,念叨好多天。
2014年国庆,我和妹妹陪母亲回老家小住,她早早就计划好要请以往有助于她的亲友聚聚,曾经做过小弟奶妈的一位阿姨缺席了这次聚会,她后来还专门备上礼物,登门表达谢意。
母亲勤劳一生,节俭一生。即使现在儿女生活都过好了,她依旧不让我们给她买新衣、送物品,逢年过节如此,每年的生日也如此。但对家乡的亲朋,她却表现得很大方,每次回家,总要备下一些礼物,去看望和感谢那些曾经有助于她的人;每年我和弟弟妹妹回老家扫墓,都交代我们把家里不穿的衣服带回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乡亲。受母亲影响,不仅我们兄弟姐妹,连孙辈们都知道,能穿能用的东西不能随便扔掉,也许还能帮助他人。
让我非常内疚的是,母亲的这些优良品质,很多都没有学到、做到。真诚希望我们兄弟姐妹以及我们的后人,能够像母亲那样坚强、善良,逆境不畏艰难、付出不图回报。
“6个子女个个考上大学,人人都有体面的工作”,这是外人对母亲的赞美与羡慕,但其中的艰辛只有母亲知道。
愿九泉之下的母亲安息,我们拉钩:来世再续母女情! 文/刘宗理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