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投稿

一条大河波浪宽

2018-10-11 18:07:54 来源:中国快报网 作者:蔚楠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题记:2011年阳春3月19日笔者在南阳专访了二月河,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南阳。

  文/杨青云

  谁在千年的岸上把自己变为灵性的石头?抛弃王冠 ,象隐居的诗神躲在古老的河床,将自己的水流根植于广袤的白河两岸。一只大枭啼叫着横过江面,一股温暖的风象一个知心的朋友,把我带向遥远的岸上,3月19,向河水的深处,投下二月河的影子,思想象流水一样,从一而终,流向静静的南阳……

  一条河的水面渐渐变得宽阔,清澈见底,便清晰看到二月河在南阳的水面上一千年一万年守望大地粗犷的肤色……千年白河磅礴万物的骨血,一直伸展着母亲河的手臂。在阳光的和风中给南阳灵气横溢的河水肥活滋养我黄金的河流。唯一漂流的无边沧桑烙在河流的肋骨,怎能舍弃水土的恩泽与两岸生息的水族,早不显灵晚不显灵,偏偏赶在这个春天的3月19与二月河对视……

  那天,南阳突然下起一场及时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干旱已久的南阳人看到贵似油的春雨,心里滋润了。大地湿透了……

  二月河守望的南阳盆地在一片裸露的水面上,让大地之上的沧桑流泻出大清三代帝王的人性光茫……在一条河的急急波浪里起伏远方的呼唤,那远方的将士还在沙漠里拚打自己漂泊的命运……一个文化人还在漂泊着他的漂泊,风浪里展示南阳人的刚直不阿,——那些曾经倒下的胡杨,千年不朽的胡杨,它是沙漠里的精神贵族,它是人间精神指向不死的一脉柔软。如今它生生不息的风骨卓著,依然激情昂扬……

  胡杨,沙漠里孤独的思想者。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株不屈的胡杨……

  他在触摸鲜红的火焰,把一腔热血沸腾在南阳的水面……

  以河流的低音抒写瀑布倾泻的轰鸣,将《二月河语》在这片片碎裂的轰鸣中晶莹剔透出南阳的圣洁之体……在南阳卧龙区委大院一座红砖小院,我们只是倾听二月河的涛涛之音,越过时光内心不朽的千年神话,四处灌注河流裸露的南阳,源源不断沉吟我灵魂的乳名,穿过厚厚的烟云,踩着大清三代帝王的脊梁,在一路呼唤里濯洗南阳,清洗我们对中国大清的清点清理……

  他与巨大的苍茫对话,我们对话的小草已蔓延到二月河的水面……

  我们把从深圳带回的一幅书法《大象无形》赠予二月河。他说:“这字写得很有力度,有一种笨拙之美。特别是那个‘大’字横的开笔写出了神韵。”

  二月河道出“时代渴望呼唤诗化了的文学……”

  一大片一大片的冰花就要融化……他们为融化水的那一刻与二月河一起沸腾南阳的水土保持……

  二月河说:我小说中的诗歌可能比不上《红楼梦》中的诗歌。我只是按小说中人物性格和故事走向特意安排的。我小说中所出现的诗歌不一定非要让读者来欣赏,更不是以我个人的所思所想来写的,我把诗歌融入小说,主要是提高小说的文化品味。

  诗人不是对世界关怀的终极目的要阐释什么,而是诗人自己要把他们对世界的大爱阐释出一种信仰或是一种执著。我还要强调的是诗歌不应有逻辑思维……

  他们从春秋时代走来,他们又从南阳的河流流向远方……

  他们从诗歌谈起,从诗歌引伸到《清史稿》《清史笔记》。他们依靠从善如流的水面上,心甘情愿被大清史淹没……

  他们听到千百年的涛声,听到船夫吟咏抑扬顿挫的律诗渐渐大彻大悟,如一绺阳光覆盖生命的内心,把两岸狼烟四起勇士浴血而起的故事,被河水深沉的胸音淹没……在我毫无来由喜欢上这条永不消失的河流,就是这样凭着自己的一腔执著与爱好,一个字一个字“挤”出了历经二十多年苦心孕育的《二月河评传》只与“河”有关。

  他们纯粹、内敛而不张扬,她们是我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联系方式,她们是我内流河精神的源头。

  水声一样激昂的诗人俯身低头向水,目光苍苍。

  水声一样对话的二月河,把河底的一脉清澈无遮无掩的座落于大地最美丽的部位——南阳卧龙区委大院。被晒黑的脸庞肃然守望着河流冲撞的落霞三部曲,深沉又高亢,灿烂又高远……

  一条大河波浪的水声渐渐漫过我的视线……

  我望见你清凉一样的河水,在岁月尘封的河边散发芬芳。

  曾经使《二月河评传》臻于完美的梦境已抵达生活之流和岁月之流的交汇点,把尘世的一切拉近了我的眼帘,梳理波浪的水声,或夸大或贬低那高贵的花事中,最贫贱的是你;那轻浮的云中,最高洁的是你。而我,如季节里一颗阳光下的植物,吐尽了所有的精华,只是对你波浪水声仰望的姿势作了客观梳理。为逝去的岁月接过三月的奖赏,接过3月19这个让南阳滋润的日子,消瘦了多少春天恩赐的美丽。

  二月河在北京参加人代会期间,以南阳代表的名义“邀请习近平同志回家乡南阳看一看”的话题,在《河南日报》《东方今报》刊出之后,立即被全国的媒体纷纷转载。

  我转载二月河的水声让钟情的人惊惶得双目口呆……

  熄灭了的光焰将被桃花找回在寂静的雨夜。和桃花相见让人仰慕的3月19,是借雨夜的落红做今生御寒的一条支流,必定会在某一个岔口神奇地融合、交汇这个迟来的春天。

  河之滨,水之畔,二月河在唱吟、在书写,在对应着谁的水声——倒映的河水,是否为黄河的源头?起初是地底下冒出的一汪水渍,石缝中迸出一捧清流,渐渐地扩大、延伸,终于漫衍一条大河波浪宽……

  一滴水和另一滴水汇聚一起。一道支流和黄河支流汇聚一起。它们交织融合,他们你中有我……前回后绕,左冲右突,一路蜿蜒而行。它们无论怎样百转千回,它流动的水声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始终向着永远东去的南阳。

  南阳,我的南阳……

  一个倾听河流的梦想……

  因为只有河流的地方,才有可以栖息的梦想。

  一声尖锐的呼叫,让一湖水惊慌失措。让二月河在南阳的水中发出呼叫……

  自然的天籁与河水的声音都在南阳的上空盘旋。

  我清晰地感觉,二月河在我的胁骨间穿行。他在南阳穿过并且默不作声,在我的一首诗里,目光所及之处,我感觉到河水哗哗的声音,它们不再谈论鲜嫩的青草和肥壮的牛羊……

  明媚的三月向我奔来。沿着河流的方向,我看见母亲多情善良的唠叨还在哪里没完没了……在河流的尽头向着牵挂的地方隔河张望。此刻,遥远的乡愁已漫过幽深的白河,漫过太行山深处蜿蜒的隧道和猎猎的白杨,矮矮的草屋以及袅袅的炊烟。正将一个异乡人的春天在飞驰的107国道上轻轻地描绘……在风中雨中直把一脉白河的水浪站立成二月河的姿势……

  让一只飞翔的鸟在我南阳的额际翘首,命运注定与一条河流有关。

  我奔走的方向注定与南阳相连,多少年了我依然说着南阳的方言,说着浮浮沉沉的康乾盛世。在生我养我的南阳,一条苍老的河流让我飘泊的岁月起起伏伏,让我远逝的记忆刻骨铭心。

  当湍急的水面越过我的眼帘,曾经捕获的寂静让梦粉碎的断情深处,一盏灯还在原来的位置照着我的伤痛……

  当黑夜慢慢散尽……

  太阳的光芒沿着山峦起伏,我慢慢望去,清风吹开另一方天空,那悄悄开放的花朵滴着清新的露水已在那里等我多时……

  在这初春的薄幕里,三月春暖的百花争艳使我思想之水的河流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从感悟中的一滴水开始……

  从二月河水面的流动开始……

  把一片深不可测的目光在痛楚的水面上,给我另一种力量,靠近渐渐澄清的二月河,把有限的可能变为无限的诗意,在孤独的黑暗中吐出河水的胆汁,吐出《二月河评传》字字心血的水流,会出现一条大河波浪宽……

  一条大河的波浪渐渐变得清澈见底,便清晰看到二月河在南阳的水面上蔓延时间挥动的手臂,抚过大地,抚过楚文化与汉文化的丰厚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撒下荣耀,用五千年不变的声音喧告:一条大河的波浪,清晰看到二月河在南阳的水面上蔓延蔓延……(2800字)

  作者杨青云:笔名三道快枪。河南南阳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批评家协会理事。著有《二月河评传》《范曾新传》《范曾论》《忽培元浅论》《贾平凹美术论》和《樱花结》长篇小说等。作者现为范曾研究会会长。

文章来源:中国快报网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