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尕桑才让 通讯员 许小燕)进入秋收以来,海东各地农业部门加强气象监测,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落实联合收割机跨省跨区域绿色通道政策,督促动员农机经销、维修、零配件供应,提前做好秋收秋播生产所需物资的调剂和储备工作,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保证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确保颗粒归仓。截至目前,海东市秋收工作已全部结束。
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粮食作物产量达73.18万吨、油料作物产量达17.42万吨、蔬菜产量达74.32万吨。
2020年全市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48.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01.08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79.1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32.36万亩,其他作物面积达35.61万亩。进入秋季,海东全面开启秋种工作,全市立足农业结构调整和低位灌区光照充足的优势,加大地块落实,安排种子调运,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秋复种工作,种植蔬菜2.6万亩,绿肥2.87万亩,青饲草2.5万亩,完成冬小麦种植11.26万亩。同时,设施蔬菜温棚加紧换茬种植,完成种植温棚8700栋,并针对今冬气温较往年下降的预判,各地农户及企业、合作社抓紧御寒增温设施配套,减少低温冻灾损失。今年,海东市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任务面积79万亩,其中秋覆膜60万亩,春覆膜19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储备地膜2200吨,各类化肥1.47万吨,有机肥3.28万吨,覆膜机械248台,农业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完成秋覆膜面积5.9万亩。
全市加大重点农资产品监管力度,在秋冬季以各类农业投入品为监管重点,按照“双随机”抽查要求,对关系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做到“检查有计划、巡查有记录、整改有落实、追责有依据”;组织实施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高毒、禁用农药、制售假劣、有效成分不足、套用或冒用农药登记证等违法行为,切实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将冬闲变冬忙,通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科学种养水平。
近年来,海东市紧紧围绕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挖秋冬季节生产潜能,科学布局、统筹安排,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种好粮食作物,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高质量推进秋收秋种秋管工作,实现全年农业丰收,为明年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