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傲)10月9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国庆、中秋假期开启以来,我省文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文旅活动和产品丰富多彩,假日文旅市场安全有序,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有效,全省文化旅游市场呈现“文旅融合、供需两旺、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特点,文旅市场复苏明显,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国庆中秋假期。
据悉,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出游需求和信心“爆棚”,为全省文旅市场增添动力,全省各地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满足消费者需求,旅游市场加速复苏。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15.6万人次,同比恢复84.6%;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同比恢复55.2%。茶卡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3.8万人次、大柴旦翡翠湖景区接待游客13.1万人次、乌素特水上雅丹景区接待游客3.3万人次,成为我省新晋网红打卡地;新华联童梦乐园接待游客5.7万人次,成为假日年轻游客最喜爱景区;西北大环线旅游关注度和热度持续升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游客接待人次明显增加,共接待游客53.41万人次,假期文化旅游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渠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庆中秋期间全省各地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推出多项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有序开放,增添了节日氛围,丰富了游客的出游体验。龙羊峡景区举办音乐嘉年华活动,乐队演出、小吃美食、景区美景让游客享受了一场文旅融合的视听盛宴;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每天为游客献上一场独具青海特色的演出,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河湟文化的魅力;藏文化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备受省外游客青睐,人们对文化过节的需求增加,半数游客参加了文化体验活动,百米唐卡长卷前参观人数众多,各大景区青绣等文创商品销售量增加;省图书馆、文化馆在线上、线下举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展、“我眼中的青海”摄影展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前往观看。
互助北山森林公园、茶卡盐湖、青海湖等旅游景点成了百度自驾游的热搜词,“大美青海旅游净地”已牢牢占据了大众心中最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我省多条旅游线路受到全国自驾游爱好者青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来青海旅游的游客八成以上选择自驾游。假日期间,在通往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林场、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路上,一辆辆自驾车排起了长队,除了本地自驾游客外,来自甘肃、陕西的自驾游客众多,海西州更是成为自驾车游客的天堂,火星小镇、翡翠湖景区自驾车游人如织。
节日期间短途乡村旅游持续火爆,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锅老灶老味道、原汁原味原生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体验。卓扎滩景区、油嘴湾花海、卡阳休闲度假区、宗家沟景区等纷纷推出民俗文化、生态采摘、生态休闲、花海体验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海东市、西宁市推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民俗活动,湟中、贵德、民和等地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提档升级具有本土特色的农家乐、民宿,让游客感受到更多元的旅游体验。
国庆中秋假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的第一个超长假期,为保障游客健康安全出行,省内各景区、酒店、文化经营服务场所认真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建立景区预约限流办法,深入推进实施预约制度,借助现代科技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为让游客合理安排游览行程,旅游过程更加舒适安全,青海湖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茶卡盐湖景区等5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4A级旅游景区景点均严格落实分时预约制度,纷纷采取预约分时段游览、限量接待游客,通过智慧引导、增加工作人员等方式强化管理,组织游客有序排队、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入园,通过信息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做好游客流量管控,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并在景区出入口、停车场、重要参观点、观景平台以及购物餐饮点等关键点位和人员易聚集场所,配备专人值守巡查,确保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预约防控效果十分明显。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