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投稿

践行“两山”理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海东时报)

2020-08-26 04:07:03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时报评论员 张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北山区安吉县余村调研时说过的一句话,“两山”理论由此诞生。

“两山”理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是唯一能够行得通、走得远的方向。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很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正所谓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也是最质朴的生活哲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要警示人们为人处世要符合自然规律。违背了道,也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一定就会受到一些灾祸。

在古今中外,融入自然、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很多人苦苦思索的问题。一百多年前,恩格斯也曾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根植大地。“两山”理论的提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地上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将辩证法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典范,是对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曾经,我们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地去向大自然索取,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继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历经粗放型工业发展的阵痛后,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我们才幡然醒悟: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会有诗意的栖息地,才会有美好的精神家园,才会有人类文明史的继续推进。

由此可见,“两山”理论是我们应该始终遵循的真理,践行“两山”理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特别是在有着“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两山”理论更需要入脑入心。

青海的重要生态地位无须赘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其中之一就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青海举办的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谆谆教诲:“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放之全国,乃至放眼世界,青海的生态地位毋庸置疑。近年来,青海省在生态环保中始终走在前列,从三江源生态治理工程,到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再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再到海东植树造林万人“大会战”……全省上下同心协力,让青海的山更青,让青海的水更绿。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地践行“两山”理论,坚决地守住青海绿的底色
 

文章来源:(海东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