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报记者 陈钰月 摄影报道 手机贴膜、蔬菜水果、鲜花盆栽、日化用品、衣服鞋袜……近日,汽车后备箱“地摊”在省城西宁悄然兴起。 6月8日19时左右,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香格里拉小区附近看到,这里的汽车后备箱“地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现场人头攒动,各个摊位上的商品十分丰富。 记者在现场看到,摊主们将私家车的后备箱打开,直接变成摊位,售卖商品,引来不少顾客围观。经营着一家花店的崔女士如今也来这里摆起了摊,“这是昨天才到的百合花,还有满天星、小雏菊。”崔女士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天来摆摊,在摆摊方面,自己还是个新人,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见朋友们都在逛夜市,就想着也来摆摊。 和崔女士一样在这里摆摊的还有经营服装店的小张。“我自己有个服装店,白天在店里经营生意,晚上关门之后就来这里摆地摊。”小张说,汽车后备箱“地摊”6月6日才正式营业,她就是第一批来摆摊的人。不过小张算是个摆地摊的“老手”了,“以前我在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摆过摊,现在那里在修路,摆摊不是很方便。”有了新的摆摊地点,小张很高兴,又可以像以前一样来夜市上“甩货”了。 记者采访发现,不仅摊主们开心,不少市民也愿意来地摊上购买商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嘈杂的叫卖声,一眼就能找到你想买的东西,还有不少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家住西宁市香格里拉小区二期的秦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烟火气了。在汽车后备箱“地摊”对面经营着一家宠物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种新颖的夜市开张后吸引了不少市民,自己店里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欢迎大家来摆摊!”该老板笑着说。 在汽车后备箱“地摊”火热的同时,不少热心市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无论是何种地摊,都应该注意公共卫生。”西宁市民刘女士说,这才是长久发展的前提。西宁市民廖先生则表示,在发展“地摊经济”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交通的管理,以免造成交通拥堵,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据悉,今年4月以来,西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已根据目前“地摊经济”形态、现有状况、市民需求、消费习惯、市场供求、气候特点、心理预期等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与市民、早夜市摊主、店铺商家、环卫职工、流动商贩等群体进行了交流沟通,征求相关意见建议后,将根据市民的期望与需求进一步科学制定方案,打造布局合理、运行规范、形式灵活的“地摊经济”。据统计,西宁市目前共设置地摊1万余个,地摊直接从业人员4万余人。全市共开放8个早市、5个夜市,设有近7000个摊位,充分满足了商户和市民的需求。 |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