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投稿

大棚里“种”出了好光景[海东时报]

2020-04-17 05:47:50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时报记者 李永兰 通讯员 范生栋

在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吧浪村的温室大棚里,正是一番花香四溢、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樱桃花正值盛开期,农民、农技员正抢抓时机,进行花期的科学管理,力争迎来好收成。

近日,经过登记和体温检测后,管理人员带领记者走进了崭新的樱桃大棚。一进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葱葱茏茏的绿叶,一簇簇雪白间粉的樱桃花缀满枝头,分外娇艳。

来自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林乡的务工技术农民工兰顺元和妻子常秀兰在城北区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局下乡党员张丽云的技术指导下,正紧张地给大樱桃树搭架、剪枝、施肥,在忙碌中感受着即将收获带来的喜悦。

对于兰顺元而言,他既是农民工,也是个“土”农技技术员。经过3年多的摸索和学习,他已经基本掌握了樱桃树的栽培技术。“我跟这些樱桃树都有了感情。”兰顺元说,今年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家远,外加樱桃树正处于最佳维护期不能离开,他和妻子没回老家过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这些天,他们虽然忙碌,但是看着盛开的樱桃花,却格外开心。

张丽云介绍,樱桃树属浅根系植物,吸收旺盛,需氧量高,种植上需要采取滴灌方式,花期和成熟期需要的温度各不相同。为了能让樱桃成熟,下一步,他们还将对樱桃树进行摘叶,等到樱桃树结果后,打开光照通道,让樱桃充分暴露在阳光下,使樱桃着色均匀、甜度增加。

近年来,城北区积极探索“党建+农业”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有效解决群众生产、技术、销售等难题,提高农民群众利用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水平,拓宽增收渠道。

如今,在西宁市城北区各农业园区,像兰顺元一样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忙碌,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果蔬种植技术,在大棚里“种”出了好光景。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