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山东青岛的“新冠高架路”因名称引热议。据报道,有网友致信青岛市市长信箱建议对该道路更名,认为疫情之下,现名让人心里不得劲。对此,当地回应:新冠高架路是2011年由市政府命名,命名合法合规,为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一般不予更改。
青岛市没有顺应一些网友的要求为“新冠高架路”改名,合法合规,做得很对。
“新冠”二字并不天然代表病毒。尽管引发疫情病毒的简称是“新冠病毒”,但“新冠”二字却无原罪,与病毒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
实际上,新冠还有新的冠军、新的成功、新的突破、新的收获、新的希望、新的衣冠等多重吉庆含义,把“新冠”二字简单等同于病毒符号,谈“新冠”色变,看“新冠”心悸,明显失之偏颇,是恐慌过度的表现。
而且,叫“X新冠”的人大有人在,以“新冠”为字号的企业也比比皆是,以“新冠”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就能得到大量以自然人、企业为使用主体的用名结果。如以要求道路改名的逻辑,上述企业、个人也都要改。如此去“新冠”化,显然是荒唐的,也难以得到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认可。
各类包含“新冠”字眼的姓名或名称早就使用在先,有的还成了稳定的符号或品牌,关联着各种社会关系与使用者的权利、义务、信誉等。这些姓名或名称具有自然存续的权利和自由,不该被曲解和打扰,更不能歧视。
众所周知,地名、路名,往往与一地的历史、风俗文化、民意相联系,贸然改名势将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割裂附着其上的某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联系。青岛这条“新冠高架路”已建成、命名多年,且命名符合法律规则,也并不违背道德规则,早已经嵌入了当地的路名文化之中,没必要因与病毒撞名就“让路”。
对待“新冠病毒”,我们应高度警惕、严阵以待;对待“新冠”字眼,则需保持平和理性心态,不宜望“字”生义,乱了分寸。实际上,这种平和理性恰恰能展现我们心理上的强大自信,而这也是我们最终战胜病毒的力量来源之一。
□李英锋(公职律师)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