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投稿

把真情和足迹留在驻村大地上(朝阳日报)

2020-02-09 06:01:17 来源:(朝阳日报) 作者:(朝阳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王凯玺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2018年3月,他被组织选派到喀左县兴隆庄镇碾房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时刻牢记肩上的职责和使命,在全面走访调研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寻找产业发展新路子,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几年里,他把真情和足迹都留在了碾房村脱贫之路上。

抓班子、带队伍、打造强有力战斗堡垒。来到碾房村,王凯玺把了解掌握村情、民情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利用农闲时节深入党员、普通群众、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了解村内自然情况和生产发展状况,帮助碾房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打造一个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党支部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奔小康。王凯玺坚持把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创新方式和渠道,让广大党员受教育、接受政治洗礼、增强党性意识。他还创建党员服务先锋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强基础、谋产业、振兴发展促经济。“要想富、先修路”。以前碾房村道路基础设施只有一条南北通向的水泥主干路,各村民组之间都是砂石路,大部分还是土路,遇到雨季,道路泥泞,村民外出极其不方便,赶上棚内蔬菜销售旺盛时期,也只能在家等待。王凯玺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请省测绘局驻村第一书记前来勘察线路、绘制图纸,仅半个多月就完成了道路规划设计。他又同村书记一起争取资金立项支持,经过多方努力,当年终于修建了3.4公里水泥道路。

路通了,还要谋发展产业,传统的玉米种植业并不能使村民的收入稳定增加。要谋发展首先要改变思想。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村致富能手到省农科院科研成果示范与转化基地参观学习,不仅解放了思想还开阔了眼界。2019年他积极争取单位支持,将农科院推广的高粱、谷子、玉米、红薯新品种、新技术都引到了村里来,春天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夏天到田间精心技术指导、科学管理,给作物以最佳的生长环境,秋天迎来了丰收的果实。通过测产高粱品种较其它高粱品种亩产增加200公斤以上,直接增加经济效益450元,谷子米质优良,小米通过电商销售每公斤卖到20元,每亩间接增加经济效益3500元,红薯每亩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300元。2019年示范的80亩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可直接增加经济效益4万元。

用真情、做实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碾房村设施棚内种植的蔬菜病虫害情况多,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王凯玺积极协调有关专家通过到现场、微信、电话通讯等方式予以技术指导,组织生产技术培训班,帮助棚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他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2019年黏虫高发时,多次到田间对农户进行用药指导,由于防治及时和用药准确,最大程度减少了农户种植损失。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王凯玺带领碾房村党支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章来源:(朝阳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