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聚焦
投稿

索卜沟40名贫困户喜领“扶贫牛”

2017-10-28 06:04:14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时报记者 蒋忠财

“发奶牛咯!”10月26日,海东市互助县丹麻镇索卜沟村土族村民们穿着靓丽的土族服饰跳起了安昭舞,村民们就像过年一样,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来参加青海省商务厅精准扶贫索卜沟村产业发展项目——奶牛发放仪式。哪头奶牛最壮、最能产奶,一头奶牛一年能增加多少收入,一时间成为村民们的热点话题。

索卜沟村是省商务厅的定点帮扶村。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省商务厅结合当地脱贫攻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筹措资金,为该村争取了马铃薯种子30余吨、油菜种子和蚕豆种子各200亩,保温地膜300余卷,化肥8吨,用于帮助村民发展分户式特色种植业。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索卜沟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省商务厅加大了扶持力度,专门拨付资金70万元,为该村40户贫困户每户购买一头优良奶牛,并配发了饲料。

在奶牛发放当天,索卜沟村民们喜气洋洋、热情高涨,工作人员将优质奶牛集中到指定场地后,并按照优质奶牛耳标编号,以抽签的形式,对贫困户进行了发放。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于晓及互助县政府、丹麻镇政府领导将奶牛亲手牵给了贫困户,并叮嘱他们要好好饲养,争取多产奶,多增收。

“对我们索卜沟贫困群众来说,家里有了牛,就有了致富的希望。”受助扶贫户代表索成兵说,领取了省商务厅发放的奶牛后,我们将按照企业培训要求,精心饲养,做好奶牛的防疫、配种等工作。受助户还与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饲养协议,三年内不准出售或赠与他人,随时汇报奶牛的生长情况。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省商务厅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们将发展好养殖产业,实现小康生活。

驻索卜沟村“第一书记”孙庆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奶牛一天能产30斤奶,一斤2元,一年下来除去成本能增加收入11900元。青海省商务厅精准扶贫索卜沟村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能使该村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3495元,将大大提高扶贫户的收入水平。同时,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繁育奶牛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近年来,省商务厅紧紧围绕互助县丹麻镇索卜沟村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扶持索卜沟村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投入50万元,修建了索卜沟村养殖基地,向39户贫困户发放156头猪崽;积极协调中国藏毯协会出资10万元,为索卜沟村16名贫困户妇女进行免费培训并提供藏毯编织设备,工人人均增加收入2000余元,并建立“一村一品”手工藏毯编织示范点。同时,商务厅发挥行业优势,按照电子商务扶贫计划,将该村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赠送15台电脑等相关设备,为索卜沟村开展电商宣传与线上销售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搭建了平台。

省商务厅将针对索卜沟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现状,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引智引技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精准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于晓说,今后省商务厅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技能培训,力争培育一批思想活、眼光远、有想法、会经营的致富带头人,促进索卜沟村农牧业生产发展,确保索卜沟村40户贫困户同全国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会。
 

文章来源:海东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