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娜)社区矫正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也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连日来,海东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将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结合起来,创新模式,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创新发展。
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把“法治”作为基本保障,将学习宣传贯彻《社区矫正法》纳入年度平安建设社区矫正工作专项考评指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成员单位率先垂范学法用法,将学习宣传《社区矫正法》列入年度普法和“法律明白人”培训内容,加强理论课题研究,增强执法用法意识。在全市“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社区矫正法》宣传活动,在线上,运用各级各类新媒体,通过短视频、动漫、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宣传动起来、活起来;在线下,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张贴《社区矫正法》相关宣传图片、散发宣传品等方式有效提升《社区矫正法》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同时,把“矫治”作为基本任务,积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培训等活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红色基地、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进行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按照“公平、公正、真实”的原则,对委托受理、调查走访、出具评估意见书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为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矫治”精准化。把“慧治”作为基本方向,充分发挥社区矫正一体化监管平台的作用,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办公。在网络平台上将所有“规定动作”进行量化,设计每日工作清单、每日网上工作巡查、考核自测等功能。充分利用手机APP,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方位、全领域、全时段定位监控,强化适时动态管理。在线上,充分发挥“报、网、端、微、屏”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微信群和阳光驿站+社区矫正中心微信群进行“集中教育+指尖课堂”教育,推送疫情防控知识、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相关典型案例等,实现矫正智能化。
此外,把“共治”作为基本路径,推动社区矫正参与社会化。积极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教育工作,发动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扩大交往融合,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区、回归社会。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机制,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志愿者注册和志愿服务记录工作,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着力培育有一定专业特长、参与面广、服务功能强、作用发挥好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推动“矫治”社会化。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