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甲卓) 记者在10月27日
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按照“完成、巩固、提升、防止”八字总要求,大力推进“十大扶贫举措”,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在产业扶贫上,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3.3亿元,实施扶贫农场、光伏发电、畜牧养殖、扶贫果园等产业项目2150个,建成乡镇扶贫产业园269个、村级产业基地811个,实施到户项目5.9万个,全面实现县乡村户产业项目全覆盖,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平均达到300%以上,每个县(市)区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扶贫模式。
通过就业扶贫,全市6.77万名完全劳动力和弱劳动力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各级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6686人,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9779人。连续三年通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安置贫困家庭大学生1609名。
低保兜底将符合条件的10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6%。今年低保再次提标14%,达到5436元。
在健康扶贫方面,我市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补充保险等“四重保障”,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惠及15.9万人。贫困人口住院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1.6%以上,大病、重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5%。
通过教育扶贫,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到高中(中职)阶段零负担政策,累计减免7072万元,全市无一人因贫辍学。投入资金15.6亿元,改造贫困村中小学928所。
全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两级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5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市本级已投入3.3亿元,同比增长543%;县(市)区投入1.6亿元,同比增长97%。
在危房改造中,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维修C级危房10544户,翻建D级危房18504户,修缮A、B级房屋8849户,坚决做到应改尽改、不落一户。
金融扶贫累计发放扶贫贷款9.6亿元,其中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52亿元,扶贫贷款发放量位居全省首位。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63亿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430个,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98%以上。
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6.3亿元,建设改造村卫生室884个,新建村文化广场748个,改造维修农村公路9988公里,实现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和硬化路组组通。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