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三五”期间,朝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总书记9.28重要讲话提出的补齐“四个短板”、落实“六项重点任务”,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审时度势,统筹谋划,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谋划营商环境,顶层设计规划蓝图。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市招商引资、要素集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区域发展的竞争,本质是营商环境的竞争;高质量发展的比拼,本质是营商环境的比拼。只有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形成投资发展环境洼地,才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蹇彪多次强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朝阳深化开放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抓实“六稳”“六保”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必须从骨子里深刻认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上来,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抓紧抓实各项工作举措,全力打造发展环境最优市,为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1-7月份,全市市场主体达到25.6万户,同比增长11.3%,增速全省第2;建设项目73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81个,均为全省第2;GDP总量首次跃升全省第7,增速全省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全省第1。”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充分证明了全市营商环境的日趋向好。
5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市委书记蹇彪亲自安排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市委加强顶层设计,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了全市上下重视营商环境、狠抓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不利影响,全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打出了一套市县联动服务企业、减税降费、审批模式等一系列组合拳,为保市场主体、稳投资、稳预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现在,无论到哪个部门办事,都能从细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极为群众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群众的获得感确实明显提高了”。为全面抓实营商环境,全市牢固树立鲜明正确用人导向,以项目论英雄、以业绩论英雄,坚决做到“五个一批”,坚决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
狠抓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市场主体
法治良好是更高层次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狠抓法治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平等的营商环境。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坚持法治思维,守住政策底线,带头讲诚信兑承诺,让承诺践诺成为新常态。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服务企业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中心和重心,全市上下聚焦问题、精准施策,努力营造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氛围,切实形成对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越来越便利,也让企业家看到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在朝阳得到保护,进一步增强投资朝阳、扎根朝阳的信心和决心。
---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5年来,全市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将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
一是狠抓简政放权,做到应放尽
放。简政放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必须坚决彻底落实落细。下放审批权限,既让下放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又不允许出现“真空地带”。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次数的“四减”要求,执行网上办件、综合受理、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坚决做到减到位、放到位。
二是实施“一网通办”,“一套人马管审批”,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一网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全市全面开展政务大数据归集共享行动、政务服务网办率提升行动、平台系统对接行动,对部门自建的信息系统,能整合的必须整合,能共享的必须共享,坚决打破信息壁垒,加速形成体内循环。在实施“一套人马管审批”中,坚决做到事项应进必进、人员应进必进、权限应进必进,坚决不搞“前店后厂”,切实让老百姓少跑路、真受益。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水平整改提升,全力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省市两级《整改方案》要求,对标对表、整改提升,以实实在在工作成效提高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实践证明,大幅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降低政府非税收入,大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利于打造成本洼地、投资高地。同时,通过提升企业违法违规成本,让违法企业寸步难行,让守法经营感到公平、获得尊重、受到保护。
四是加快项目审批改革,全力破解难点、堵点和痛点。项目审批改革是行政审批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市聚焦问题、创新办法,加快解决、力争突破。营商部门搭建工程质量审批改革平台,确保能用、管用、好用。自然资源部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完善项目前期策划平台,确保推送数据平台按时对接运行。(下转3版)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