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言)我市36个村庄获“国字号”荣誉!记者从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市36个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国土绿化现场会上,这些村庄获得授牌。
国家森林乡村是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指导各地,运用一定的评价办法、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将乡村绿化美化达到评价标准的乡村(以行政村为对象)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主要从各村庄的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森林质量效益、乡村绿化管护、乡村生态文化等6个方面、2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目前我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鸽堂村、湟中区土门关乡贾尔藏村、湟中区土门关乡上山庄村、湟源县东峡乡响河村、湟源县东峡乡新民村、湟源县东峡乡灰条沟口村、大通县东峡镇杏花庄村、大通县朔北乡小龙院村、大通县朔北乡药匠台村等36个村脱颖而出,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同时城东区乐家湾镇(九眼泉片区)、湟中区鲁沙尔镇荣获2018年度青海省省级森林城镇称号;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大通县朔北乡边麻沟村、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等7个村荣获2018年、2019年度青海省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开展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是示范带动乡村绿化美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进程中,我市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营造林,对村庄及周边缺株断带行道树、片林、农田林网等进行补植修护,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构建完整的村庄森林防护屏障,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同时,依托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项目,以森林休闲旅游带动乡村其他产业发展,打造村庄宜居环境,使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