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5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全省共划定了历史文化街区4片,确定历史建筑83处。通过资源普查、划定确定、平台填报、交叉验收、公布挂牌等系列工作,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是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收官之年。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我省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在湟源县的东至西大街和万安街至丰盛街,是唐蕃古道与丝绸南线的途经之地,整条街区以青砖、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等建筑元素为主,再加上当地特色的排灯,形成了一条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地域特色凸显的文化街区,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排灯之乡”的美誉。在海晏县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的原子路街区,以爱国主义基地为主线,谱写了一部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扬国威、壮军威的“两弹”研制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与此同时,平安区探索以工业建筑为题材,将代表了青海省工业化进程的棉纺总厂作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项目。玛沁县果洛州乳品厂旧址,“雪山牌牛肉干”代表了青海一代人的情怀;玉树市玉树州行政中心、玉树州游客服务中心、玉树州博物馆充分体现了抗震救灾、民族团结、地域特征、建筑美学;循化县吉福祥故居雕梁画栋、古朴精美、幽雅传统,极具当地特色。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都蕴含了我省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建筑风格,彰显了当地城市特色风貌,对提高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健全完善保护体系,加快推进公布挂牌和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继续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探索活化利用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文化展示及文化传承价值。同时,加大专项督导力度,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