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聚焦
投稿

我省划定了83处历史文化建筑[西宁晚报]

2020-05-28 05:13:00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西宁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5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全省共划定了历史文化街区4片,确定历史建筑83处。通过资源普查、划定确定、平台填报、交叉验收、公布挂牌等系列工作,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是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收官之年。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我省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在湟源县的东至西大街和万安街至丰盛街,是唐蕃古道与丝绸南线的途经之地,整条街区以青砖、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等建筑元素为主,再加上当地特色的排灯,形成了一条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地域特色凸显的文化街区,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排灯之乡”的美誉。在海晏县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的原子路街区,以爱国主义基地为主线,谱写了一部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扬国威、壮军威的“两弹”研制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与此同时,平安区探索以工业建筑为题材,将代表了青海省工业化进程的棉纺总厂作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项目。玛沁县果洛州乳品厂旧址,“雪山牌牛肉干”代表了青海一代人的情怀;玉树市玉树州行政中心、玉树州游客服务中心、玉树州博物馆充分体现了抗震救灾、民族团结、地域特征、建筑美学;循化县吉福祥故居雕梁画栋、古朴精美、幽雅传统,极具当地特色。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都蕴含了我省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建筑风格,彰显了当地城市特色风貌,对提高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健全完善保护体系,加快推进公布挂牌和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继续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探索活化利用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文化展示及文化传承价值。同时,加大专项督导力度,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

 

文章来源:[西宁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文快时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文快时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