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海淀区二里庄社区志愿者展示厨余垃圾转化的营养土。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北京多区实施个性垃圾分类措施,有小区设垃圾分类“红黑榜”,对上“黑榜”单位进行约谈和检查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北京的社区准备得怎么样了?记者近日探访了海淀、朝阳、东城、平谷等区了解到,多个社区实施了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积分兑换等个性化垃圾分类措施。
探访地点1
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甜水西园社区
34组垃圾桶精简为5处投放点位
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甜水西园社区内,两辆分别装载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的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来到10号楼下,等待居民投放垃圾。这是该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
甜水西园社区书记李颖介绍,社区实施了“三集中”垃圾分类法,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社区原来的34组垃圾桶,如今精简为5处定时定点投放点位。
垃圾桶投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半至9点、晚上5点半至8点。错过时间的居民可前往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投放。两辆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定时在小区12栋楼轮流停靠半小时,每天巡回一轮,分别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居民可在社区发放的宣传手册上查看巡回车停靠的时间和地点。疫情期间,居民在家时间多,社区适当延长了垃圾桶站投放时间,并增加了人工值守,便于居民投放。
开设垃圾分类“红黑榜”
甜水西园社区共有2100多户居民,据社区统计,平均每月产生垃圾总量约为110吨。实施“三集中”分类方式之前,社区每月产生6吨多厨余垃圾,居民厨余垃圾分出率仅为6%。如今,社区每月分拣出的厨余垃圾能达到13吨,居民分出率提升到12%,翻了一倍。
73岁的林阿姨回忆,自从实施撤桶撤站和定时定点投放,社区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之前垃圾桶太多,一到夏天味道特别重,而且苍蝇蚊子乱飞,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了。”
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荣介绍,目前“三集中”垃圾分类模式已在甜水西园和丽水嘉园两个社区开展,未来计划在全街道推广。
六里屯街道组织辖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超市、餐饮单位等成立了社会单位垃圾分类自律协会,并开设垃圾分类“红黑榜”,得分较高的列入“红榜”,予以表彰奖励,得分较低单位列入“黑榜”,进行约谈和检查。
探访地点2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
垃圾分类投放点均设4个垃圾桶
海淀区二里庄社区南侧的垃圾分类宣教广场处,新设的垃圾分类驿站,放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4个垃圾桶。
二里庄社区营造工作坊工作人员李紫莹介绍,二里庄社区共设置至少5组垃圾分类投放点,均设有四类垃圾桶。此外,社区还有16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垃圾桶。“后续我们还会完善几个重点垃圾投放点位的志愿者服务,指导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共有16栋住宅楼,1938户居民。学院路街道城管科副科长赵渊介绍,二里庄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于2012年,以二次分拣为主。伴随着新条例即将推行,今年初二里庄小区开始了新一轮垃圾分类工作。
为方便居民投放旧沙发、废弃家具等大件垃圾,社区还设置了两处大件垃圾投放点。此外,二里庄社区还设置了一个厨余“终”转站。
设厨余“终”转站 厨余垃圾变身肥料
新条例提出,有条件的居住区可以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李紫莹介绍,社区引入了一个“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该机器可消纳居民日常产生的厨余垃圾,转化为营养土,在社区家门口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社区单位、菜站产生厨余垃圾后,把易腐的厨余投入机器进行堆肥,24小时后能够产生营养土,二次发酵后就可以用于绿化种植。”李紫莹说。
在社区屋顶花园,种植区、花棚区的月季、绿萝等植物都用了厨余垃圾变成的黑色、粉末状的营养土。“这台机器虽然不能消化小区所有的厨余垃圾,但它让居民更直接看到垃圾分类的好处。”赵渊说。
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民安社区,记者看到了一台类似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机器,小区负责人介绍,该机器可以处理社区约八分之一的厨余垃圾,并产出肥料。
探访地点3
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小区
扫码投放垃圾赚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
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小区内,垃圾分类投放点设有智能垃圾回收箱,居民投放垃圾时,把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好,贴上曾领到的二维码,再投放到回收箱。
投放垃圾后,积分会同步进入居民账户,每月居民可用积分换取奖励,包括米面粮油、手纸、牙膏等生活用品。
社区负责人举例,居民投放一个油桶,可得30积分,一个矿泉水瓶可得5积分,积攒2300积分可换一提手纸。
“不少居民已把垃圾分类当成习惯”
滨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月波回忆,为了帮助居民正确垃圾分类,其与小区老党员、志愿者等当起了督导员,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垃圾。
滨河小区老住户张玉兰为推广垃圾分类,总结了一首顺口溜,“垃圾分类并不难,分类指导翻几遍,横看竖看琢磨透,家中只花半分钟。”
王月波说,如今垃圾分类在滨河小区家喻户晓,不少居民已经把垃圾分类当成了习惯。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徐美慧 陈琳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