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全国楼市再出新一轮调控措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多地加码楼市调控。近日,记者走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多地楼市发现,各地政府正切实履行楼市调控主体责任,千方百计实现“房价环比不增长”,开发商也开始“割肉让利”,在新房降价空间打开的同时,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地方住建部门普遍采用限制高价楼盘入市、控制预售证发放节奏等“限价”手段以缩减成交量,保证新房价格“环比不增长”。
记者调查发现,因预售证审批不下来而延期推盘的项目不在少数。“原打算去年底开盘的项目,但审批的销售价格跟我们的预期差距较大,所以到现在还没推。”一位开发商表示。
迹象显示,多地新楼盘的价格开始松动,但同时,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也日趋浓厚,出手更为谨慎。
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3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滑66.5%,为5年来同期最低。
“现在市场进入了博弈期。房企推盘上仍偏保守。未来是否会出于业绩和资金压力,降价跑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今年以来全国数十城市升级楼市调控措施,由于近期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新房,因此成为此轮调控的主要目标。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广州、上海、厦门、成都、河北等地发现,新政出台后,不少二手房中介门店的业务量大幅下滑,购房者从火烧眉毛似的找房、“抢”房,到心平气和地议价和观望,业主的报价也开始有所松动,不再“坐地起价”。
针对近一段时间二手房市场出现过热行情,各地“升级加码”的楼市调控措施中,提高购房门槛、“认房又认贷”、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限制“假离婚”、遏制“学区房”炒作、不动产权证未满2年不得上市交易等政策,对二手房交易降温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年初以来,在北京市海淀区创业的李先生一直为换房而焦虑。“孩子大了,想换一个大点儿的房子,但看着卖家的报价说涨就涨,我们全家人都在恐慌中看房、选房。”李先生说,政策出台后,业主“坐地起价”的情况没有了,房源也不那么紧俏了,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了。
链家数据分析,调控新政对客源端影响明显,最近一周新增客源增速环比下降33.2%,后期二手房成交量将会出现进一步下滑。 综合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一鼓作气 咬紧牙关 坚持到底
城市副中心“绿心”今秋迎客[新京报]
谷爱凌夺入籍后首个世界杯冠军[西宁晚报
防控疫情孙丽萍细心服务受称赞[燕都晨报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显担当【燕都晨
百媒看京沈高铁 全媒体体验高铁速度[朝
外籍军官走进延安等地寻找中国发展经验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小行星“造访”
沙场点兵 空地一体
台风"纳沙"袭闽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凤凰山上空出现“凤尾云”景观
王嘉尔 鬼马与卖萌之外,我也有认真的一
多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被统一压缩
消夏避暑游玉渊潭
【记者调查】容城实验中学学生因父亲不
2017“一亩泉杯”保定市首届网球俱乐部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喀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火热建设中
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
官方: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难、入罪难
